一、產(chǎn)品介紹
近期碰到一個有趣的海關預歸類議題,據(jù)了解,蘑菇做包包和瑜伽墊是當前熱點,做出來的包包不僅有真皮的光澤和柔順感,還是理想的環(huán)保材料。不過問題也就隨之而來,蘑菇怎么變成適合做消費品的材料的呢?蘑菇做的包包和瑜伽墊又如何海關預歸類?

光一個包包和瑜伽墊,我們歸類并不困難,有具體列名的品目也有曾經(jīng)出臺的歸類決定(D-1-0000-2010-0015運動墊),但是由于上述新產(chǎn)品的材質在確認上有分歧,則給海關預歸類帶來了難度,暫且我們先來了解下蘑菇是如何變成環(huán)保材料的:根據(jù)相關企業(yè)提供的生產(chǎn)工藝(結合網(wǎng)上的一些信息得出以下生產(chǎn)工藝),所謂“蘑菇皮”,是由蘑菇菌絲體制成的動物皮革替代品,而蘑菇菌絲體是蘑菇和其他真菌用來生長的分支細絲結構,蘑菇就是菌絲體的果實。以下加工過程系網(wǎng)上獲取,供參考:
從以上的生產(chǎn)工藝看,筆者認為,該“蘑菇皮”是通過蘑菇菌絲體細胞與一系列有機化學物質共生、培育后形成的,與蘑菇?jīng)]有太大的關聯(lián),菌絲的形成過程中尚未結出“果實”,換句話說,現(xiàn)在用蘑菇菌絲體做提取和生長,今后也可以用其他合適的菌絲體做原料。從“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對“菌絲體”的解釋看,菌絲體(mycelium),是菌絲的集合體,縱橫交錯,形態(tài)各異,具有多樣性。菌絲細胞的分裂多在每條菌絲的頂端進行,前端分枝。菌絲在基質中或培養(yǎng)基上蔓延伸展,反復分枝網(wǎng)狀成菌絲群,通稱菌絲體。其功能至少有吸收營養(yǎng)、代謝物質的運輸、代謝產(chǎn)物的儲藏及繁殖等四種。菌絲體其實就是孢子,易于繁殖、發(fā)生化學反應。筆者理解,菌絲體可以吸收營養(yǎng),生長,使之形成“純素皮革”,外觀看似動物皮革,但其內在卻是通過菌絲體生長而來的。
二、海關預歸類爭議:
意見一:“蘑菇皮”按照動物皮革類似品歸入41章;
意見二:“蘑菇皮”按照“以皮革或皮革纖維為基本成分的再生皮革”歸入品目41.15;
意見三:“蘑菇皮”按照其原料,即菌絲體的有機反應,形成類似皮革一樣質地的塑料/紡織材料,按照仿皮革歸入相應品目;
意見四:“蘑菇皮”屬于從植物原料制得的皮革,歸入品目14.04項下。
三、海關預歸類剖析
首先,“蘑菇皮”不屬于動物皮革,并且只有在歸類總規(guī)則一至三無法使用時才運用歸類總規(guī)則四,因此,意見一暫且不論;
品目41.15項下以皮革或皮革纖維為基本成分的再生皮革包括:“以真皮革或皮革纖維為基本成分的再生皮革”,而“蘑菇皮”不是真皮,也非皮革纖維作為基本成分的再生皮革,歸入41.15不妥;
《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中除真皮革外,對其他材質制得的再生皮革有相關的歸類注釋,含義為以真皮革以外的其他材料為基本成分的仿皮革,應按照相關材料進行歸類。例如,塑料仿皮革,歸入第三十九章;橡膠仿皮革,歸入第四十章;紙及紙板仿皮革,歸入第四十八章;涂布紡織品歸入第五十九章等??梢?,確定“蘑菇皮”這個仿皮革歸類問題就轉化成確定“蘑菇皮”屬于什么材質的問題了。
四、海關預歸類建議
針對上述產(chǎn)品,筆者建議可以找檢測機構鑒定一下這個菌絲體經(jīng)培育后的材質是否屬于塑料,從產(chǎn)品的介紹看,是通過菌絲體生長并且和有機物合成形成的,類似于塑料的聚合,如果專業(yè)檢測機構或者行業(yè)協(xié)會做個認定,根據(jù)認定結果再確定歸類,這樣歸類的正確性就更高了。
上海中世通作為高級認證企業(yè),熟悉海關法規(guī)、政策、業(yè)務程序,又具有豐富的通關經(jīng)驗,為客戶提供進口報關代理、原產(chǎn)地證書、海關預歸類、外貿通關一體化等優(yōu)質服務,海關預歸類歡迎來電咨詢,海關預歸類服務熱線139-1777-6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