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包裝是天然的木質材料,具有強度高、韌性好、重復用等優(yōu)點,已經成為國際貨物運輸的主要承載支撐物,用于承載、包裝、鋪墊、支撐、加固貨物,常見的有木箱、木托盤、木框架箱、墊木、擋板等。但它也是林木有害生物(如松材線蟲、天牛、白蟻、蠹蟲、樹蜂、吉丁蟲、象甲等)跨境傳播的主要載體。那么有關木質包裝上海進出口的規(guī)定有哪些?使用木質包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順利上海進出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下面6種情況因有害生物傳播風險足夠低,不屬于木質包裝范疇:
1.完全由薄木材(厚度6毫米或以下)制造的木質包裝材料;
2.完全由經過膠粘、加熱、加壓等方法制造的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等;
3.在制作過程中經過加熱處理用于存放散裝葡萄酒或飲料的木桶;
4.在制作過程中經過加工或其他去除有害生物處理,用于包裝葡萄酒、雪茄或其它商品的禮品盒;
5.鋸末、刨花、絲;
6.永久性附在運輸車輛和集裝箱上的木質配件。
特別提醒:作為常見的貨物包裝方式,木質包裝與貨物對應統一的責任主體。在進行海關進出境貨物申報流程時,收(發(fā))貨人有義務如實申報隨貨木質包裝。
(一)防止有害生物的輸入傳出
木質包裝由于其材料未經有效地加工或處理,容易成為有害生物輸入或傳出的載體。其中常見的有:鞘翅目鉆蛀性昆蟲(松墨天牛)等,紅火蟻、白蟻等昆蟲,以及有“松樹癌癥”之稱的松材線蟲。
松材線蟲主要危害松樹和其他針葉樹。松材線蟲侵染松樹后,水分疏導受阻,導致松樹針葉迅速失綠、變黃,隨后整株松樹枯萎死亡。一棵高大的松樹從發(fā)病到死亡僅2—3個月,對我國林業(yè)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威脅。
(二)技術性貿易措施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將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歸咎于中國輸美貨物木質包裝攜帶入境,并以此為由于1998年9月11日對中國所有輸美貨物木質包裝采取了緊急檢疫措施,要求所有貨物木質包裝在出口前必須經過檢疫除害處理,否則將被銷毀或連同貨物一并退回。之后,歐盟、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也相繼對我國出口木質包裝提出了嚴格的檢疫要求。
木質包裝檢疫的依據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
2.第15號植物檢疫措施國際標準——《國際貿易中木質包裝材料管理準則》(ISPM15)
3.《進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38號令)
4.《出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40號令)
關于進出境木質包裝的檢疫流程,我們一般按照進境和出境來區(qū)分。
出境木質包裝檢疫:
出境木質包裝,必須由具備資質的標識加施企業(yè)進行相應處理,并按照規(guī)定加施標識。檢疫內容包括:核查包裝是否為木質包裝,是否加施有IPPC標識,標識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木質包裝是否加施IPPC處理標識、處理批號和防偽標識。處理標識是否符合規(guī)范且與申報的處理單位標識相符,木質包裝數量和批號與《出境貨物木質包裝除害處理合格憑證》是否相符,以及木質包裝是否攜帶活的有害生物;是否有偽造、變造、盜用《出境貨物木質包裝除害處理合格憑證》或IPPC專用標識,必要時可對木質包裝進行取樣并送實驗室檢測。
IPPC標識作為進出境木質包裝檢疫的重要內容,須符合以下要求:
1.清晰易辨認;
2.永久性和不可轉移;
3.避免使用紅色或桔黃色;
4.標記不得手寫;
5.位于易見的位置,最好至少在木質包裝的兩個相對面上。
進境木質包裝檢疫:
核查木質包裝使用情況和數量、處理標識、禁止進境物和動植物及其產品攜帶情況,檢查木質包裝上是否帶有樹皮;是否有清晰易辨、永久固定的認可處理標識;標識式樣、顏色、信息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是否有松材線蟲的為害狀;是否有紅火蟻、天牛、白蟻、蠹蟲、樹蜂、吉丁蟲、象蟲或其他鉆蛀性害蟲及其危害跡象。對有害蟲危害跡象的木質包裝應剖開檢查,必要時可以實施掏箱檢疫,裝載貨物的木質包裝可拆開實施檢疫。
特別提醒:法檢貨物木質包裝結合貨物一并申報和檢疫(一次開箱查驗)。進境散裝貨物墊艙木一般不得移運下地,移運下地前須提前作為散裝貨物包裝進行申報,在得到許可后方可移運下地。
以上就是有關木質包裝進出口的一些規(guī)定和要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來源:海關總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