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通解析:商品歸類錯誤實例分析及對策探究
摘要:商品歸類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技術性,是報關員考試中的難項,也是實際通關中較易出錯的環(huán)節(jié)。在商品歸類實踐中,誤歸的主要原因有:對品目條文的邏輯關系理解不準確、缺乏商品專業(yè)知識、未嚴格遵循歸類步驟、未正確認清商品本質。理清品目條文邏輯關系、充分利用稅則列目結構、嚴格遵循歸類步驟、認清歸類的對象是商品本身而非名稱,可以避免商品歸類錯誤。
關鍵詞:商品歸類;誤歸;品目;子目
一、預歸類社會化突顯商品歸類的重要性
2013年海關總署和中國報關協(xié)會首次在全國范圍開展“進出口商品預歸類社會化服務試點”活動,此舉目的是緩解企業(yè)預歸類需求大幅增長與海關人力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加快企業(yè)辦理預歸類手續(xù)速度。按海關規(guī)定,每家預歸類企業(yè)必須有一定數量(5人以上)取得預歸類資格證書的人員才具備預歸類資質。全國第一次通過預歸類服務從業(yè)人員資質考核的人員只有446人,獲得預歸類服務資質的單位只有35家,預歸類人才已成為社會緊缺人才之一。同時,我國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后進入經濟復蘇階段,隨著國際貿易逐步繁榮,報關人才需求也隨之增加。雖然海關總署將從2014年起取消報關員全國統(tǒng)一資格考試,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報關人員素質要求的降低,商品歸類作為報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仍然不容忽視。
由于商品歸類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專業(yè)性,無論是在報關員資格考試中,還是在實際通關過程中,商品歸類都是一個難點。從歷年全國范圍的報關員資格考試結果的統(tǒng)計數據來看,商品歸類題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題項之一,在200分的試卷中,商品歸類題目占40分,歷年全國平均得分僅為14~18分。在實際通關中,該環(huán)節(jié)的正確率僅為88.9%,總體偏低。相關報關業(yè)務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不過關,不但影響自身的記分考核,也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延誤通關時間??焖贉蚀_地對商品進行歸類,是每一位從事預歸類和報關工作的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
二、商品歸類錯誤實例及原因分析
初學者由于商品知識欠缺、對稅則結構不夠熟悉、誤用歸類總規(guī)則、對類章注釋存在片面理解等,在歸類實踐中,往往會遇到“看似簡單,一不小心就錯歸”的問題。以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幾類誤歸實例:
(一)對品目條文的邏輯關系理解不準確
例1:不銹鋼絲制的狗用鼻環(huán)。應歸稅號7326.2090,易誤歸入品目8308.1000。
原因分析:對品目條文的邏輯關系理解不準確。品目8308條文為:“賤金屬制的扣、鉤、環(huán)、眼及類似品,用于衣著、鞋靴、天蓬、提包、旅行用品或其他制品;……。”顯然,本品目包括賤金屬制的“環(huán)”,其下一級子目有“鉤、環(huán)及眼”列名,初學者往往認為不銹鋼是賤金屬、鼻環(huán)是環(huán),便錯誤歸入,忽略了逗號后面“用于衣著、鞋靴、天蓬、提包、旅行用品或其他制品”的修飾語。而恰恰是這一修飾語對品目條文中的“扣、鉤、環(huán)、眼”之用途作了限定,顯而易見,狗鼻環(huán)與條文提及的用途有著天壤之別。
(二)商品專業(yè)知識缺乏,不明確各級條文的范圍
例2:新鮮的淡水小龍蝦。應歸稅號:0306.2990,易誤歸入0306.1919。
原因分析:對各級條文述及商品包含的范圍不夠了解。由于商品龐雜,做到行行精通,件件專業(yè)絕無可能。但有些時候,要做到正確商品歸類就必須掌握非常專業(yè)的商品知識。例2中的商品,根據加工方法,較容易確定其在品目0306下的第二個一級子目“未凍的”下,但二級子目的確定就不那么簡單了。其中,第一、二個二級子目分別是“大鰲蝦及小龍蝦”、“龍蝦”,那么,“淡水小龍蝦”與“小龍蝦”和“龍蝦”到底只是名稱不同而實質相同的商品,還是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商品呢?這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問題,是歸類之前必須區(qū)分清楚的。
(三)未嚴格遵循歸類步驟
例3:純棉印花機織毛巾被。應歸稅號:6302.2190,易誤歸入稅號6302.3192。
原因分析:未嚴格遵循商品歸類步驟。該商品屬于紡織制成品中的床上用品,查閱十一類類注釋和63章章注釋歸入品目6302沒有問題。問題的關鍵是以“其他印花的床上用織物制品”的一級子目下沒有列名為“毛巾被”的貨品,而在以“其他床上用織物制品”的一級子目下有列名為“棉制”的二級子目,這個二級子目下又有以“毛巾”列名的四級子目,由此產生困惑。其實,之所以會困惑,主要是因為歸類者錯誤地將一級子目的子目條文與四級子目的子目條文相比較,違反了歸類總規(guī)則六要求的“先品目、后子目,子目的比較只能在同一數級上進行”規(guī)則。正確的做法是將一級子目條文“其他印花的床上用織物制品”與“其他床上用織物制品”進行比較,很明顯“其他印花的床上用織物制品”列名要更為具體,故而歸入其下,進而歸入以“棉制”列名的二級子目下以“其他”列名的三級子目6302.2190。
(四)顧名思義,未正確認清商品本質
例4:液體口香糖,20克/支,使用時噴于口腔,起清新口氣的作用。應歸稅號:3306.9000,易誤歸入稅號1704.9000。
原因分析:顧名思義、未正確認清商品本質。很多人看到名稱為“液體口香糖”,便會想到17章1704.9000有“口香糖”具體列名,便輕易錯誤歸入,而忽視了它的用途———清新口氣,其實質是清潔口腔的制劑,符合品目3306的條文“口腔及牙齒清潔劑”,故應歸入稅號3306.9000。
三、減少商品歸類誤歸的策略
(一)理清品目條文邏輯關系
一般來講,品目條文如果含有分號,那么分號前后兩句話應是相互獨立的;品目條文中如果含有逗號,則往往逗號后面的語句是對逗號前面語句的限定,也就是漢語中的定語,兩者密切相關,不可分割。
例1就是因為忽略了品目條文中逗號后的定語,從而斷章取義導致誤歸,這樣的例子在商品歸類中屢見不鮮。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品目0306和品目4202,下面以品目0306為例進行分析。
0306的品目條文如下:“帶殼或去殼的甲殼動物,活、鮮、冷、凍、干、鹽腌或腌漬的;熏制的帶殼……;蒸過或用水煮過的帶殼甲殼動物,不論是否冷、凍、干、鹽腌或腌漬的;適合供人食用的甲殼動物的細粉、粗粉及團粒。”對于“凍的水煮小蝦仁”這樣的商品,初學者很容易誤歸到本品目。
其實細細分析一下該品目條文不難發(fā)現,第一分句中包含去殼的凍蝦仁,第三分句中包含凍的水煮過的帶殼小蝦,兩句都只述及了“凍的水煮小蝦仁”的一部分,但兩句中間以分號隔開,相互獨立,不能合并理解,所以“凍的水煮小蝦仁”并不在本品目之中。
按照第一類動物產品歸類的原則,這樣的商品屬于超出了簡單加工范圍之外的商品,故應歸入后面的第16章。
(二)充分利用稅則列目結構
由于商品的種類龐雜,數量繁多,有盡的商品編碼不能窮盡無限的商品。任何一個品目條文甚至大多數子目條文包含的應該是一類而非一種特定的商品,這就要求學習者明確每一條文包含哪些商品,或者說某個商品屬不屬于某一條文所包含的那一類。
例如,“利副平膠囊,24粒/盒,抗結核病藥品”。從“24粒/盒”,可以明確這一藥品是配定劑量并制成零售包裝的,品目歸入3004沒有困難,關鍵在于子目的確定。查閱稅則3004品目下,沒有“利福平”列名,那么必須根據利福平藥品的類別才能正確歸類。
如果考慮到“利福平”原藥在29章,且29章品目2941抗菌素下有列名為“利福平及其衍生物以及它們的鹽”的子目,則可以確定利福平是一種抗菌素,并且不是青霉素或鏈霉素。那么“利福平膠囊”應歸入“含有其他抗菌素”列名的一級子目3004.2,最終歸入“其他”列名的三級子目3004.2090。
(三)嚴格遵循歸類步驟
歸類總規(guī)則六是專門針對子目歸類的規(guī)則,其內容是“貨品在某一品目項下各子目的法定歸類,應按子目條文或有關子目注釋以及以上各條規(guī)則來確定,但子目的比較只能在同一數級上進行。除條文另有規(guī)定以外,有關的類章注也適用本規(guī)則”。規(guī)則六明確表示,子目的比較只能在同一數級上進行,對不在同級子目的條文內容進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這里的同一數級是指同一品目下的一級子目之間的比較以及同一一級子目下的二級子目間的比較。如果同為一級子目,但所屬的品目不同,不能視為同級比較;同樣,如果同為二級子目,但所屬的一級子目或者所屬的品目不同,也不能視為同級比較。所以,正確的歸類步驟應該是“先品目,再子目;先一級子目,再二級子目”(因為《協(xié)調制度》分類只到二級子目,但可推廣到本國子目的確定,即三級子目和四級子目的確定也遵循這個順序)。
初學者在實踐中往往對“具體列名”的貨品比較青睞,而忽視這個商品歸類順序。還是以例2“新鮮的淡水小龍蝦”為例,在品目0306下,因為三級子目0306.1910下有列名為“淡水小龍蝦”的商品,初學者很容易歸入這個編碼,而忽視了這個三級子目是在“凍的”這個一級子目下的,既然是“凍的”又怎么可能是“新鮮的”呢?如果嚴格遵循這個順序,在品目0306下首先比較兩個一級子目,便可盡早排除0306.1“凍的”,那么就不必再考慮它下面列名的“淡水小龍蝦”了,自然不會錯歸。
(四)認清歸類的對象是商品本身而非名稱
商品歸類切忌一味依據商品的名稱,不顧商品的本質,而這恰是初學者的通病。
商品的名稱在歸類時可以作為參考,但要記住歸類的對象一定是商品本身而非名稱,比如MP3播放機。MP3播放機是一種為大眾熟知的商品,然而,越是熟知的商品,有時候越是會讓人麻痹犯錯。豈不知同樣名叫“MP3播放機”的商品,其功能卻是不盡相同的。而作為機電商品,“功能”對于歸類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不可小覷。
如,商品“MP3播放機,用于播放MP3格式的音樂文件,兼可從網上下載歌曲”。《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對品目8519的注釋中,提到“MP3播放機是以電池供電的便攜設備,主要由一個內存、一個微處理器、一個包括音頻放大器在內的電子系統(tǒng)、一個液晶顯示屏及控制鍵組裝在一個機殼內構成。微處理器已編程,用以處理MP3或類似格式文件。這些設備能與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連接,以便下載MP3或類似文件”。例中的MP3播放機完全符合《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的描述,故應歸入以“聲音的錄制和重放設備”列名的品目8519下,進而歸入以“使用半導體媒體的,裝有聲音重放裝置的閃速存儲器型聲音錄制設備”列名的子目8519.8131。對于“帶收音裝置的MP3播放機,可以從網絡或是電腦上下載并播放聲音音頻文件,也可以利用內置的收音組件收聽調頻廣播節(jié)目,利用閃存作為存儲介質、內置電源”這樣一種商品,雖然名稱一樣,結構類似,只是多了“收音”的功能,歸類結果卻完全不同,應按照其功能,將其歸入以“無線電廣播的接收設備,不論是否與聲音的錄制、重放裝置或時鐘組合在同一機殼內”列名的品目8527之下。
綜上所述,減少誤歸不是無規(guī)可循的,但商品歸類技能的掌握終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商品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歸類總規(guī)則掌握的深淺程度,對稅則結構認知的熟練程度,以及對工具書使用的合理與否都決定著歸類的速度與正確性。對初學者來說,只要能夠做到在學習的同時多思考,多總結,養(yǎng)成正確的歸類思維方式和步驟,積累一定的歸類技巧,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就可迎刃而解,減少誤歸,從而增強學習商品歸類知識的信心和決心。
參考文獻:
[1]劉文麗,蔣小竹.商品歸類基礎[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2.
[2]海關總署關稅征管司.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2.
[3]海關總署報關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委員會.進出口商品名稱與編碼[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2.
[4]曲道靜,高天,李京.進出口商品歸類差錯原因分析及對策[J].上海海關學院學報,2013,(3).
文章來源:《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