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先生第一次將裝滿塑料餐具的集裝箱發(fā)往馬尼拉時,他沒想到這個東南亞島國會成為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如今,菲律賓每年進口超過50萬噸塑料制品,其中70%來自中國。這個被陽光和海灘包圍的國度,正在成為中國塑料企業(yè)出海的新坐標。

菲律賓的塑料產業(yè)存在明顯的供需缺口:
- 本土產能僅能滿足30%的食品包裝需求
- 快速餐飲業(yè)年增長率達12%
- 超市連鎖擴張催生保鮮膜需求激增
想要復制這樣的成功,需要專業(yè)的出口代理服務:
- 認證突圍:菲律賓對食品接觸類塑料有嚴格的FDA認證要求
- 物流優(yōu)化:中世通建議采用"香港-宿務"直航航線降低15%運費
- 關稅策略:利用東盟自貿協(xié)定可減免5-10%關稅
- 本地化包裝:要求產品標簽必須包含他加祿語說明
去年有38%的塑料制品退貨源于忽視細節(jié):
- 彩色塑料制品需額外做紫外線穩(wěn)定性檢測
- 7-11等連鎖便利店只接受托盤化運輸
- 雨季發(fā)貨要加裝防潮包裝
菲律賓環(huán)保署最新草案顯示:
- 可降解塑料進口關稅有望下調50%
- 2025年起禁用厚度<15微米的塑料袋
- 再生塑料制品可獲綠色補貼
不妨做個快速測試:
- 產品是否耐高溫高濕?
- 最小訂單量能否接受3-5噸?
- 是否有英文/他加祿語技術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