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經濟格局下,塑料及其制品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進出口活動受到嚴格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管。特別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商品規(guī)范申報目錄》2023年版的發(fā)布,進出口塑料及其制品的申報要求有了新的變化和更新。對此,進出口企業(yè)必須適應這些變化,確保在申報過程中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本文將深入分析塑料及其制品的申報要素,幫助企業(yè)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最新的海關申報規(guī)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第39章中,塑料及其制品根據(jù)塑料的加工分為兩個分章。第一分章包括初級形狀的聚合物(3901-3914),主要涵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第二分章涉及廢碎料及下腳料、半制品以及制成品(3915-3926),涉及的產品包括塑料板、膜、管等多種形態(tài)。
1、外觀(形狀、透明度、顏色):這一要素指商品的外觀特征,如顏色和透明度。例如,在稅目39.01下商品可以申報為“顆粒;透明;白色”。
2、成分含量:指商品中各種物質的含量。
3、單體單元的種類和比例:涉及到聚合反應的簡單化合物的種類和含量。例如,聚乙烯的成分含量可申報為“聚乙烯100%”,單體單元為“乙烯100%”。
4、底料來源(再生料、瓶片料、新料、副牌料):根據(jù)塑料的來源和品質,選擇相應的類型進行申報。
5、品牌(中文或外文名稱):需申報具體的品牌名稱,對于無品牌的,應注明“無中文及外文品牌”。
6、用途(薄膜級、注射級等):根據(jù)商品的應用方面或范圍填報。
7、級別(正品、非正品):基于商品性能是否達到預設標準進行選擇。
8、是否與其他材料合制:指出商品是否與其他材料合制,例如“與紡織物合制”。
9、材質:申報商品所用的具體材料種類或塑料品種。
10、規(guī)格尺寸:根據(jù)商品的實際尺寸填報,如長、寬、厚等。
企業(yè)在申報塑料及其制品時,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確保所有申報要素完整且準確,避免由于缺失或錯誤信息導致的申報不規(guī)范。
在稅號變更或商品分類調整的情況下,及時調整申報內容,確保與最新的海關規(guī)定保持一致。
對于難以確定的申報要素,如成分含量或用途,建議與專業(yè)人士或海關官員進行溝通,以獲得準確的指導。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變化,進出口企業(yè)必須密切關注海關的最新規(guī)定和指南。塑料及其制品作為廣泛使用的商品,其申報要素的準確性至關重要。企業(yè)應及時了解和適應這些變化,確保申報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以順利完成進出口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