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shù)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118億美元,其中韓國在氫氧化鋰等其他精細化工原料以及蓄電池方面的逆差占比分別達到了12.4%和10.1%,兩者合計占據了約22.5%的比例,成為對中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品目。

然而,近期的數(shù)據顯示韓國的出口情況有所改善。據最新統(tǒng)計,韓國在6月份的出口同比下降了6%,雖然略低于市場預期的-3.8%,但這是今年以來收縮幅度最小的一次。從行業(yè)劃分來看,韓國的芯片出貨量仍然疲軟,而汽車和船舶的出口一直在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
1. 芯片出口下降了28%,達到89億美元,自去年8月以來,韓國的芯片銷售一直在持續(xù)下降。
2. 6月份石化產品出口下降了22%,達到35.6億美元,而石油產品出口因價格下跌下降了40.9%,達到33億美元。
3. 顯示器品出口下降了11.1%,達到14億美元,生物和健康產品的出口下降了6.1%,達到13億美元。
4. 汽車出口大幅增長了58.3%,達到62.3億美元,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增長了5.7%,達到19.9億美元。
5. 機械出口增長了8.1%,達到44.7億美元,鋼鐵出口增長了3.1%,達到33.8億美元。
6. 船舶銷售大幅增長了98.6%,達到24.8億美元。蓄電池的海外出貨量也上升了16.3%,達到9.2億美元。
韓國出口的改善也對中國的出口表現(xiàn)產生了一些樂觀信號。傳統(tǒng)上,市場常常將韓國的出口情況視為中國貿易表現(xiàn)的風向標。然而,中韓之間的貿易結構已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意味著傳統(tǒng)觀點可能會面臨挑戰(zhàn)。








